跟任何人相处都不紧张怯场的秘诀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
跟老板说话时,手心冒汗、大脑空白;
参加聚会,怕说错话所以一直假装玩手机;
看到喜欢的人,紧张到声音发抖。
这种"社交焦虑"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,但它并非不可改变。
今天,我们从心理学角度,分享几个实用方法,让你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能保持从容自信。
其实大家之所以会这么紧张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"聚光灯效应"(Spotlight Effect)的影响。
它指的是:
人们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。
你以为大家都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,实际上,别人更关心他们自己而不是你。
比如你担心自己今天发型是不是很奇怪?而事实上,别人可能根本没注意到你换了发型,或者就算注意到了,5秒后就忘了。
因此你可以时不时提醒自己:
"别人没空盯着我挑毛病。"
此外,情绪控制也是一个影响因素,之前我跟大家分享过讽刺进程理论,它告诉我们:
"越想控制情绪,情绪反而越失控。"
当你告诉自己:"不能紧张!" 的时候,你可能更紧张。
而当你告诉自己:"紧张很正常。" 那你反而会放松。
所以你可以用跟坦诚和包容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情绪,承认:
“我现在有点紧张,但没关系。”
图片
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,完美主义也是紧张的根源之一。
比如要求自己必须在领导面前表现好,结果站到领导面前,就脑子一片空白;
面对喜欢的人,很想给TA留下一个好印象,结果越想表现就越混乱,甚至还会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。
面对这个情况,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,允许自己说废话,允许自己犯错。
没人要求你每句话都精彩,犯错也是正常的,没人会因为一个小口误就看低你。
如果你短期内没办法改善自己的心态,这里也分享3个社交秘籍,让你在大脑空白的时候也能做出有效反应:
1
秘籍一:焦点转移法
我们在紧张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种无效思维:"我该说什么?我是不是看起来很傻?"
以后你可以试着把焦点从你自身转移到对方身上,想想"对方喜欢聊什么?我能提供什么有趣的信息?"
这样,你的大脑会自动从"自我监控"模式切换到"观察和回应"模式,紧张的感觉自然就降低了。
2
秘籍二:提前准备好
这一点其实是对上一点的补充,如果你缺乏经验,可能没办法通过短暂的交流观察到对方喜欢什么话题,或者观察到了但你对此的储备很少,没办法开启相关话题。
这种情况下,你就需要提前准备。
面对不同的情况,可以做不同的准备:
比如面试,你可以在网上搜集该公司以往的面试题,然后先写出你答案的文字版,再通过与朋友模拟练习或自己对镜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回答技巧。
一次次修正,反复练习,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。
再比如跟喜欢的人聊天,你可以先去TA的社交媒体观察TA平时的兴趣点是什么,如果你们有共同的朋友,也可以询问这位朋友。
如果是大聚会,那你在平时就要多看看近期的网络热点话题,这个一般大家都会比较感兴趣。
3
秘籍三:肢体语言先于语言
心理学中的"身体反馈假说"证明:
你的身体动作会影响你的情绪。
所以在聊天时,你可以悄悄做几次深呼吸,它可以激活你的副交感神经,降低焦虑。尽量保持微笑。
尤其对社恐患者,这一招很有必要,当你笑了,哪怕是假笑,大脑也会认为"我应该快乐",你就不会那么惧怕排斥跟别人聊天了。
同时练习开放式姿势,避免抱臂、蜷缩,让自己看起来更自信。
网络上有句话叫做“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”,当你从外在肢体上表现得从容镇定,那么你的内心也会逐渐安稳下来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况比较严重,上面的这些方法都帮不了你,那可以让我们的咨询师会先给你做一个专业评估,然后再针对性地解决你的困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热点资讯
- 跟任何人相处都不紧张怯场的秘诀
- 太阳报:哲凯经纪人亲属家里发生枪击事件,或因球员转会佣金
- 你再好,也要能遇见与你价值匹配的“真心人”。
- 日韩股市周二高开
- 陽宅入伙吉凶日子表(珍藏秘本)
- 美国博物馆向中方归还流失近80年的楚帛书
- 2025年5月7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黑木耳价格行情
- 奥沙利文: 若赵心童夺冠将成为超级巨星, 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
- “买了就后悔”! 中国家庭常见的“5大闲置”, 建议别盲目跟风了
- 银河证券:AI眼镜有望迎“iPhone时刻”,AR+AI眼镜融合为必然趋势